September 18,2019

爱施德业绩急剧恶化的同时公布了第二期激励计划,将行权业绩基数调低。这意味着管理层有较强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调低2012年利润,为次年业绩达到行权标准进行储备。

陈欣
特聘专家

爱施德(002416.SZ)2010年5月上市前盈利能力很强,毛利率在2010年二季度高达19.36%,季度利润也近1.9亿元,但上市后业绩开始持续下滑。

上市后的第一个季度,即2010年三季度,毛利率就下降为13.69%,之后毛利率的恶化成为常态,至2011年下半年毛利率下降至10%左右,2012年一季度仅为4.34%。

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司的利润不断下降,2011年各季度净利润同比均下降20%以上,2011年四季度净利润仅为5700万元,同比下降67.07%。及至2012年一季度甚至亏损达8000万元左右,同比下降了-171.56%。这样的业绩变脸不禁让人瞠目结舌。

与此同时,在第一期激励计划失效之后,公司又在不到一年时间之内急忙出台第二期激励计划。这与公司业绩巨变有无关联?

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失效

2011年10月爱施德通过了第一期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相结合的激励计划:向157名激励对象授予2510.50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8.19元。同时,公司向21名激励对象授予1250万股公司限制性股票,每一股限制性股票的价格为8.75元。在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中,限制性股票的解锁条件与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相同。

爱施德对于第一个行权期的公司绩效考核要求为“等待期内(2011年度、201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不得低于授权日前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平均水平且不得为负。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2%, 以2010年年度净利润为基数,公司2012年年度净利润较2010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以2010年年度营业收入为基数,公司2012年年度营业收入较2010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

2011年三季报中预计2011年度经营业绩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10% —20%”。根据第一期激励计划的行权要求,201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指标要达到2008年-2010年的水平,即4.92亿元。

然而,2011年前三个季度,爱施德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3.2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仅为2.85亿元。这意味着201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需要达到1.6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需要1.77亿元。在公司日益下降的毛利率面前,这样的超常业绩突击无疑非常困难。

退而结网,推出第二期激励计划

2012年3月爱施德通过了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不久后,公司2011年年报显示,第四季度净利润为5700万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31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仅有800万元,大大低于原有预期,也远远达不到第一期激励计划的行权要求。

根据4月23日正式公告的第二期期权激励计划,公司向50名激励对象授予了2987.11万份股票期权,每一份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3元。第二期激励计划等待期为24个月,分两期行权。第二期期权激励计划的主要业绩考核条件为“股票期权在行权期的两个会计年度中,以2011年年度净利润为基数,公司2013年、2014年度净利润较2011年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40%,其中净利润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值”。与第一期激励计划相比,第二期激励计划的行权价降低了,限制条件明显减少了,并且业绩考核标准以2011年的净利润为基准,标准也降低了一些。

根据爱施德两期激励计划的细则和公司现有财务数据,可以看到,第二期期权激励计划对2012年的业绩没有要求,在2013年行权的条件是净利润不低于7.72亿元,而第一期激励计划对2012年和2013年不仅有更高的净利润要求,还有高额的营业收入增长要求。第一期期权激励计划对2013年的业绩要求是净利润不低于9.17亿元,并且公司的营业收入不得低于165.59亿元,这些要求比第二期激励计划要苛刻得多。根据近期爱施德的业绩变化,这样的业绩要求对于管理层来说似乎无法达到,也就丧失了应有的激励作用。这也能解释为何爱施德在第一期激励计划后短短数月又迅速出台第二期期权激励计划。

存货跌价准备“一石二鸟”

与两期股权激励计划相对应的是,2011年四季度,爱施德的资产减值损失剧增,达到1986万元,几乎与2010年全年(2141万元)相当,而2012年一季度公司的资产减值进一步大幅增加至4210万元。爱施德的报表显示,其近两个季度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存货跌价准备的提高。2010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仅为1259万元,而2011年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高达4716万元,同比上升了274.72%,主要是四季度进行的计提。导致爱施德在进行了1246万元的坏账准备转回后资产减值损失仍然同比增加62%。2012年一季度爱施德没有披露存货跌价准备的具体数额,但是在报告中对于2012年一季度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上升272.88%的解释还是存货跌价准备的提高。

爱施德如此集中地进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可以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既可以在当期多计费用降低利润,又可以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而在以后的会计年度减少所得税费用并提高税后利润。

爱施德2011年递延所得税资产为5655万元,其中由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所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3221万元,而2010年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4267万元,其中由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所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仅为1678万元。也就是说,2011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对于2010年的增加额基本都来源于存货跌价准备的增加。

股权激励计划费用将降低业绩

爱施德在公告中对公司的两期股权激励计划费用进行了估计,预计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产生的费用高达1.3亿元以上,在2011年仅摊销了500万元左右,剩余的绝大部分费用将在2012年起的四年中进行列支,而第二期激励计划也同样在2012年起将产生1674.52万元的期权摊销费用。

两期股权激励计划预计在未来四年共将产生超过1.4亿元的股权激励费用,仅2012年就会达到4823万元。这些费用均将在经常性损益中列支,对未来几年公司业绩产生持续负面影响。

此外,为了避免对公司业绩的持续负面影响,爱施德有可能选择相关股权激励费用在较短期间内集中摊销,从而使当期的盈利能力大幅降低。如果公司选择这样的会计政策,将会有较大概率选择在2012年进行。

由于爱施德的第二期期权激励计划对2012年业绩没有要求,公司管理层有较强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调低当年利润,从而为之后的两年业绩达到行权标准进行储备。4月18日爱施德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报表似乎验证了此猜想,亏损额高达8000万元,且毛利率仅为4.34%。爱施德在2012年一季报中预计其二季度当季会扭亏为盈,这使投资者对公司的业绩反转还抱有希望。考虑到近期新的期权激励计划给管理层带来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两期激励计划的大量摊销费用,我们认为2012年爱施德的业绩将持续低迷,尤其是年报业绩将具有相当风险。

(声明: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蓝雅咨询Landigo立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更多文章